金融信息
推荐平台

中银消费金融章涛:利率下调是趋势但需要时间消化

消金公司可将拨备覆盖率降至不低于130%、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近期,银保监会办公厅向各地银保监局下发的《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释放的几大利好,为消费金融行业注入了强心针。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消费金融牌照的获批量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相继批筹5家消费金融公司,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经达到30家。

不过,4倍LPR的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始终是悬在消费金融公司头顶的利剑,持牌机构正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利率下调压力。

中银消费金融副总经理章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利率下行虽是大趋势,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不宜搞一刀切。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帮助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融资和资本筹集渠道,降低征信信息成本,从而帮助消费金融公司降低成本,引导其降低产品定价。

场景是获批关键

《中国经营报》:从2010年国内对包括中银消费金融在内的试点公司批准成立至今,行业已经走过十年。2017年开始审批数量逐渐放缓,而今年审批数量再次增加。如何看待消费金融行业的这一变化?

章涛:如今随着行业的逐渐规范,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将成常态化,只要股东背景合适、资金充足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等符合条件都可以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对于消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章涛认为,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行业的在贷余额有所下降,不过这都是暂时的。从政策导向来看,行业未来机构会越来越多,整体的业务规模也会增长。

目前尚在排队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多达十多家,未来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将成常态化。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今年获批的公司可能会更多。

《中国经营报》:行业内竞争对手增多,在此背景之下消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章涛:银保监会对于消费金融公司,尤其是新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有一些政策引导,其希望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背景最好能跟新兴消费、电商场景有关,这也符合国家将信贷资金引入实体经济的政策。

未来消费金融公司会出现两极分化,一种是像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公司,具有强大的消费场景、巨大的客户流量,会迅速向千亿规模发展。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规模会在百亿左右,因为消费金融公司受杠杆率的限制,想要大规模发展要受股东资本金的限制,然而消费金融公司资本金筹措的通道有限,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筹措资本金主要是靠股东增资,但是股东资金也是有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渠道是上市筹资,虽然目前已经有消费金融公司选择上市筹资,但这仍不是适合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的方式。

利率下调不能一刀切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问题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消费金融公司在15.4%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背景下是否能保持盈利?消费金融行业面临怎样的考验?

章涛:虽然规定明确提及并不适用金融机构,但仍旧会通过司法判例、舆论导向等途径,逐步传导至消费金融行业,对消费金融行业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服务普惠大众的金融机构,一定会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政策要求,在监管的指导下,坚持合规发展、高质量发展,履行好持牌机构的责任担当。

同时,我们也希望利率司法保护机制能建立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的上限结构。在法律的刚性约束和监管部门的柔性指导下,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促进整个行业的正向发展。

《中国经营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行业利率如果上调,就意味着客群上移,而这就意味着将与信用卡竞争,这种局面是否会出现?如果出现,消费金融公司与信用卡相比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章涛: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体验方面会比信用卡更灵活,另外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容忍度方面高于信用卡。在资金成本、存量客户沉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难以与信用卡竞争。

不过,现在许多客户既有信用卡,也在消费金融公司借款,二者并不冲突,重要的是把握好共债管控的尺度。

此外,客群上移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通过大数据风控控制风险。做好大数据风控最大的挑战就是数据来源的合规性。

《中国经营报》:如何保证数据来源的合规性?

章涛:现有的数据提供源中,来自国家机构的数据合规性不存在问题,挑战比较大的是第三方数据,监管部门要求消费金融公司了解合作方的数据来源以及其数据保护的方式、是否得到客户的授权等。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消费金融的融合,智能化的金融科技云平台正在以“金融+科技”不断降低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加强数据的合规性。

扩大增资渠道

《中国经营报》:面临利率调整的考验和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该如何破局?

章涛:现在消费金融公司多数是靠股东增资,增资渠道较为单一。如果消费金融公司能像商业银行一样,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增资等多元化手段丰富增资渠道,那么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良性发展将是一大促进。呼吁社保、公积金等数据源在对商业银行开放的同时也能对消金公司开放,帮助消费金融公司低成本识别客户。运营成本下降,消费金融公司就可以让利给客户,进一步降低利率。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需要以变应变。现在是移动互联的时代,也是场景化的时代。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加强科技风控能力,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中国经营报》:中银消费金融在科技输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中银消费金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章涛:中银消费金融短期内还是要应对疫情的冲击,将存量的客户逾期消化。如今国家经济向好,近一个月来存量的逾期客户消化速度大幅加快。

科技方面,中银消费金融目前在重点布局线上化转型,将风控、获客等原本线下完成的步骤转移至线上,这需要对底层系统进行升级换代,这项工作今年底或明年初就能完成。

中银消费金融已建立起统一的客户管理平台,联通内部数据与外部合作方数据,从身份属性、金融属性、行为属性、风险属性等多个维度建立庞大的客户标签体系,衍化出丰富的客户画像,形成完整的智能风控体系。

此外,中银消费金融依托股东中国银行的品牌、市场、资源等优势,积极响应集团联动号召,着力打造金融机构业务综合经营平台,构建良性共赢的合作生态。通过开发“好客贷”等专属行司联动的产品,以多种触达客群方式,根据个人特质和贷款用途,提供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大大提升普惠的获得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用帝 » 中银消费金融章涛:利率下调是趋势但需要时间消化

福州贷款找我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