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
推荐平台

非银金融板块出现估值修复关注重点配置基本面有望非银板块

核心观点

非银行金融板块从2022年Q4开始上涨,我们认为基本面有所改善,但更多是估值修复。 2022年10月以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3%的高位回落至近期的3.5%,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从7.3跌至近期的6.7。 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因此受益于流动性的改善和长期利率的上行趋势,估值得到修复。 我们认为,接下来市场的关注点或将转向保险、券商等基本面好转的板块和个股。

在2022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券商板块2023年有望实现25%的利润增长,估值目前为1.4xPB,配置性价比仍较高。 同时,在2022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的基础上,2023年综合注册制有望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再融资有望提质增效。逐步完善,居民财富有望向金融资产转移。 有望获得显着的业绩提升; 2022年11月至今,保险板块涨幅约35%,但目前各险企估值仍处于低位。 我们建议在经济复苏期重点关注基本面有望显着改善的非银行板块。 推荐关注:东方财富、国联证券、浙商证券、广发证券、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多元化金融关注受益于地方经济复苏的江苏金租。

市场回顾

上周(20120,下同)主要股指上涨。 上证综指报3264.81点,较前一周(20113,下同)+2.18%; 深证指数报11980.62点,较前一周+3.26%; 300指数报4181.53点,较前一周+2.63%; 创业板指数报2585.96点,较前一周+3.72%; 非银金融(申万)指数报1632.51点,较前一周上涨3.57%。 II(申万)指数报5678.23点,较上周+5.38% 保险II(申万)指数报1105.08点,较上周-0.81% 多元金融(申万)指数报1135.07点,较上周周+7.35 %; 中证综指(净价)指数报99.61,较前一周下跌-0.16%。 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7392.11亿元,较前一周+0.44%,日均换手率为0.93%,较前一周+0.02bp。 截至1月19日,融资融券余额15305.57亿元,较前一周-0.55%。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股票+混合基金规模7.00万亿元,环比+0.43%,12月新发行权益型基金规模304亿,环比+28.47% . 个股方面,券商:国盛金控较上周+22.66%,华鑫股份较上周+10.97%,山西证券较上周+9.45%。 保险:中国平安较上周+0.48%,中国人寿较上周-5.12%,中国太保较上周+1.31%,新华保险较上周-2.24%。

证券业观点

上周证券行业上涨5.38%,跑赢大盘2.75pct,跨年以来跑赢大盘3.62pct。 行业PB估值回升至1.41倍。 个股方面,2023年以来,国盛金控上涨30.77%,东方证券上涨23.38%,兴业证券上涨21.25%,领跑大盘和行业。

首批券商业绩出炉,净利润普遍下滑。 2023年1月中旬以来,上市券商纷纷发布业绩预告。 截至1月20日,中信证券、方正证券等10余家券商发布2022年“成绩单”。中信证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8.57%,国元证券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同比下降10%,东北证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5.81%。

中信证券于1月12日率先披露业绩报告,全年业绩较为稳定。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5.33亿元,同比下降14.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11.21亿元,同比下降8.6%,加权平均ROE为8.95%,同比下降3.48pct; 下降16.0%,环比增长5.2%;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5.54亿元,同比下降16.5%,环比下降15.2%。

方正证券业绩逆势增长。 公司贯彻“新起点、新动能、新高度”的发展主题,2022年各项业务稳步发展,主要财务指标稳步提升。根据公司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18.4亿元至20.2亿元,同比增长5%至15%。

2022年证券市场调整,主要股指大幅下挫。 占收入比重较高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都将大幅下滑。 因素。

展望2023年,综合注册制可能在一季度实施,并推进到主板。 同时,二级市场稳中向好,市场活跃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因此,A股有望维持“开门红”的上行趋势,券商板块或将直接受益,业绩有望实现大幅增长,进而推动估值回升。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证券业务板块估值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短期内,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推进,直接融资占比或将提升; 中期,做市商业务有望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新的商业模式; 长期来看,财富管理有望持续转型并带来高增长。

保险业视角

疫情感染高峰将影响12月月度保费增长,2022年全年寿险保费承压。 从12月单月保费来看,上市险企业绩同比下滑,12月保费同比增速:太保寿险(-5.6%)>人保寿险( -10.2%) > 中国人寿(-10.5%) > 平安人寿(-17.9%) > 新华(-24%),太保寿险单月表现继续跑赢同业。 我们认为太保寿险的主要原因是“长航转型”逐渐显现成效,高性能药剂产能大幅提升。 整体来看,12月保险公司月度保费承压。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12月份的疫情感染高峰影响​​了业务发展,以及年底各公司业务关停节奏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

从2022年1-12月累计保费同比来看,只有太保寿险实现正增长:太保寿险(+6.1%)>新华(-0.2%)>中国人寿(-0.8%)>平安寿险( -3.9%))>人保寿险(-4.3%)>、平安人寿年度个险新订单同比-10.4%、2H22同比-7.9%、个险新订单表现下半年有所回升; 太保寿险年度个险新订单同比-20.9%,但2H22同比+27.9%; 人保寿险年度长期险新单定期给付同比+0.8%,2H22同比+11.2%。

整体来看,2022年寿险负债端受疫情反复影响,代理渠道转型见底。 新保单保费和续保保费都将面临压力。 收窄,随着疫情感染高峰消退和消费者信心回暖,我们预计2023年上市险企新订单和价值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2年12月财险月度保费将出现分化,但年保费总体保持稳定。 12月月保费方面:太保(+11.1%)>中国平安(+5.7%)>人保(-0.9%); 1-12月累计保费方面:太保(+11.6%)>平安财(+10.4%)>人保财(+8.3%),全年业绩稳定,景气度高。 车险方面,虽然12月份受到疫情反复影响,但随着年底的临近和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居民购车意愿有所提升。 非车险方面,主要受疫情反复、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12月保费波动较大。 同时,保险公司也积极调整承包了一些风险较高的非车险业务,如信用保证险等,导致12月单月保费出现下滑。 在压力之下。

2023年1月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复苏预期逐步增强,外资流入显着,尤其是保险领域。 截至2023年1月19日,从月频、季频和年频来看,外资在保险板块明显增仓,分别净买入103.4亿元、140.4亿元和107.8亿元平安银行国债购买股票型 货币性,占行业总市值变化分别为+0.43%、+0.68%和+0.52%。 过去一年,外资在保险领域呈现净买入态势,尤其是最近一个季度。

我们认为寿险仍处于转型的“抄底”阶段。 在经济增长政策的支持下,随着防疫政策的不断优化,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有望持续提升,渠道人力质效提升效果有望进一步提升显示寿险负债的拐点或有望逐步到来。 我们建议关注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

流动性观点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20.45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21.55亿元,到期1890亿元,MLF投放7790亿元,到期7000亿元。 价格方面,上周短期融资利率上行。 12 月加权平均同业拆借利率降至 1.26%。 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上调33bp至1.72%,R007上调2bp至2.01%,DR007上调14bp至1.98%。 隔夜利率上升 59 个基点至 1.83%。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 1个月、3个月、6个月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益率分别为+8bp/+0bp/-2bp至2.36%/2.38%/2.46%。 债券利率方面,上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bp至2.1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bp至2.93%,期限利差上涨2bp至0.77%。

风险提示

COVID-19疫情恶化,保险公司改革不及预期,中国经济下滑超预期,长期利率降幅超预期,金融监管政策收紧,代理承压退出、保险销售低于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对业绩影响不确定等。

市场概览和每周评论

证券业务

股票经纪人

上周沪深两市成交2953.73亿股,成交36960.57亿元。 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7392.11亿元,较前一周+0.44%,日均换手率为0.93%。 上周+0.02 个基点。

投资银行

截至2023年1月20日,年内累计IPO承销规模45.49亿元,再融资承销规模1071.06亿元; 证券公司债券承销规模4820.55亿元。

信贷业务

(1)融资融券:截至1月19日,融资融券余额15305.57亿元,较前一周-0.55%,占A股市值比重为2.18%;

(二)股票质押:截至1月20日,场内场外股票质押总市值34175.19亿元,较前一周+3.68%。

股票投资

上周,主要指数上涨。 上证综合指数报3264.81点,较前一周+2.18%; 深证指数报11980.62点,较前一周+3.26%; %; 创业板指数报2585.96点平安银行国债购买股票型 货币性,较上周上涨3.72%; 中证综合债券(净价)指数报99.61,较上周-0.16%。

资产管理

截至2022年四季度,券商及资管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6.8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53%。 其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10102只,资产规模3.10万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7066只,资产规模3.18万亿元,券商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1246只,资产规模为5895.72亿元。

基金规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股票+混合基金规模7.00万亿元,环比+0.43%,12月新发行权益型基金规模304亿,环比+28.47% .

保险业务

行业新闻

市场流动性追踪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20.45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21.55亿元,到期1890亿元,MLF投放7790亿元,到期7000亿元。 上周累计发行同业存单6395.30亿元,到期4658.50亿元,融资净额1736.80亿元。 累计发行地方债券6047.58亿元,到期25.34亿元,融资净额6022.24亿元。

金钱方面

上周短期融资利率上升。 12 月加权平均同业拆借利率降至 1.26%。 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上调33bp至1.72%,R007上调2bp至2.01%,DR007上调14bp至1.98%。 隔夜利率上升 59 个基点至 1.83%。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 1个月、3个月、6个月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益率分别为+8bp/+0bp/-2bp至2.36%/2.38%/2.46%。

债券利率方面,上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bp至2.1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bp至2.93%,期限利差上涨2bp至0.77%。

行业新闻

证券

1月22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光明,经济增速有望从2022年的3%左右回升至5.5%左右%。 消费和投资将取代出口。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表现令人期待,股市表现有望强于债市。 A股和H股都有机会。

1月19日,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获批。 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注册地北京,注册资本10.5亿元。 ). 此前,已有两家证券公司由外资参股转为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分别是高盛高华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

1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近期境外投资者持续恢复投资我国证券市场。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美元和84亿美元。 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在我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突出等因素支撑下,外资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

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虽然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信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回暖步伐; 中国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两个不动摇”,更好保护外商投资权益,促进民营经济的信心。

1月18日,商务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研发数据依法跨境流动,落实有关规定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数据跨境安全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展科技创新,为外资研发中心开展基础和前沿研究开发。 研究提供财政支持。

保险

日前,中银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银保”)官网显示,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名单由首批7款产品增加至目前12个产品。 新增5款产品分别为新华保险优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太平人寿太平信多多养老保险(互联网专享)、阳光人寿阳光人寿养老年金保险、工银安盛人寿盛祥养老保险年金保险和黄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

截至1月17日,5家主要A股上市保险公司2022年原保费收入合计25597.63亿元,同比增长2.9%。 其中,寿险收入同比“四负一正”。 国寿、新华保保费下降。 人保寿险原保费收入927.02亿元,同比下降4.28%; 平安人寿原保费4392.77亿元,同比下降3.89%。 太保寿险原保费收入2223.42亿元,同比增长6.1%。

1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22年底,1954万人开立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613万人,缴费总额142亿元。

近日,联合健康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22财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0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4%,营业收入为3241.62亿美元,全年-同比增长12.71%。 公司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7.61亿美元,同比增长16.95%,营业收入为8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6%。

————————————————————

本文来自报告:《从估值修复到根本改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用帝 » 非银金融板块出现估值修复关注重点配置基本面有望非银板块

福州贷款找我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