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
推荐平台

阿里蚂蚁小贷业务的诞生源自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

       小贷业务的诞生源自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以下简称“阿里平台”)自身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和优势。一方面,依托于阿里平台的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它们是传统银行难以覆盖到的长尾客户,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发展受到限制,这也同时制约平台自身的良性成长。另一方面,阿里平台积累的大量、真实的企业数据与信用资源,为开展小贷业务打下了基础——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平台推出的“中国诚信通”会员增值服务,积累了不少商户的原始数据;2004年,阿里巴巴又在诚信通会员的“诚信通档案”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企业评分系统——“诚信通指数”。
 
  从2006年起,阿里巴巴集团开始试水小额信贷业务。考虑到自身数据资源的优势与金融业务经验的缺乏,阿里巴巴首先尝试与银行进行合作。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眼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有两大症结:一、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普遍缺乏透明性,资本规模有限,抵押品缺乏,使得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资产评估与信贷审核工作成本高、难度大;二、在征信体系发展滞后的环境下,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的监控尤为困难。小微企业运营存在较高的不稳定性和道德风险,给银行的贷后管理、风险控制等都带来了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阿里巴巴“对症下药”:当时,全国有3700万家中小企业在阿里平台上做生意,平台拥有积累多年的中小企业经营信息。基于这些数据,阿里巴巴有能力出台一整套的风险控制措施,帮助银行筛选客户、控制风险。2007年6月,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合作推出小企业贷款,称为“阿里贷款”——小企业不需要任何抵押,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即可申请贷款。
 
  然而在初期的实践中,阿里巴巴与银行的合作进展并不顺利。阿里巴巴向建行推荐了2.7万个左右的B2B客户,但最终达成合作的不到10%。时任阿里巴巴信用支付部资深总监、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认为,“三年与银行合作是失败的,在整个中国经济这个生态系统下,银行就是应该服务于大中型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应该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完成。”虽然实践并不成功,但这段合作经历帮助阿里巴巴建立了一整套信用评价体系与信用数据库,以及一系列贷款风险控制机制。
 
  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集团开始尝试独立开展“小额贷款业务”。2010年3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成立,这是国内首个专门面向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2011年,“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也宣告成立。小贷业务面向阿里电商体系内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卖家提供信用贷款,自推出之后便迎来了高速发展,成立第一年时贷款余额约为1亿元,到第三年时贷款余额便增长至120亿元左右。
 
  随着2014年蚂蚁金服正式成立,小贷业务被整合纳入蚂蚁金服集团,并更名为“蚂蚁小贷”,服务对象也从阿里平台内的小微企业向平台外扩展。作为网络贷款公司,蚂蚁小贷事实上经营着银行信贷业务,但同时面临资金来源、业务范围等诸多限制。于是,在5年多丰富的小额贷款运营经验基础上,蚂蚁金服整合金融数据与技术资源,开始向民营银行发展,并于2014年9月获得银监会首批民营银行牌照。2015年6月,网商银行正式成立,不久后将蚂蚁小贷业务进行整合,并入其中。
 
  成立之时,网商银行提出将坚持“小存小贷”模式,主要提供20万元以下的存款产品和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产品,并将原先针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扩展到农村用户,同时设定了5年服务1000万客户的目标。截至2016年末,并入网商银行的小贷业务已为超过277万小微客户提供了融资服务。

    本案例由陈龙教授指导,长江商学院研究员杨燕撰稿,部分案例内容有删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用帝 » 阿里蚂蚁小贷业务的诞生源自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

福州贷款找我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